嘉義奮起湖
奮起湖並不是湖泊,因該地三面環山,形狀有如畚箕,
因此取名「畚箕湖」,後來取諧音「奮起湖」,
感謝網紋分享 金鳳整理
迷糊步道
「迷糊步道」
步道裡面的景觀也是以竹林為主,綠油油的一片,非常漂亮
和神木區的步道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唷!
下次來到阿里山,有時間的話
推薦你也一起來迷糊一下吧!
米洋溪
位於阿里山鄉公所旁,就是米洋溪步道入口,全長1.2公里,
一座美麗而優雅的米洋吊橋靜靜的在溪谷上伸著懶腰,
而步道就在吊橋的另一端輕輕召喚,好像隨時有樹仙子、
花精靈會跳舞出來呢。沿途更有不少李樹,
脆脆酸酸的李子味,真是透心涼。與福山古道交會處
不難發現象徵鄒族生命繁衍與愛情的生命豆,
賞鳥的絕佳步道,如藪鳥、白耳畫眉、山紅頭、五色鳥等。
原稱米洋溪步道,全長約2.3公里,蜿蜒米洋溪畔,天性開朗的鄒族村民取「米」、「湖」(底)
諧音,命名為「迷糊步道」。步道裡有多處涼亭,
雨季時節小坐片刻,聽溪水潺潺,十分舒爽;
即非雨季,竹林步道裡亦充滿涼蔭,走來輕鬆暢快。
北側出口在台18線66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停車場
及廁所;南側出口在阿里山戶政事務所旁,
出口附近是「獸泉」,相傳為早期出泉水的地方,
或者可前行至樂米吊橋後直行可通福山古道。
尖石山
鄉土情懷項目內容簡述尖石岩,萬年堅石相傳
坐落在那羅溪與嘉樂溪河床上的「尖石」,
是塊堅硬的岩石,己歷經萬年以上時間,外貌形態雄偉。
地方耆老說,傳說早年尖石岩原為連接左右兩岸的巨石,
後因溪水沖刷而分裂為前後兩岩,因此鄉人分別稱
前者為「尖石公」,後者為「尖石母」。
清朝漢人入山作息,時常和原住民衝突,傳聞有漢人
逃匿尖石岩下而倖免於難,故被後人稱為
「尖石爺」或「仙石」予以敬拜
感謝網紋分享 金鳳整理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