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書晨跑城牆邊
唐玉書晨跑城牆邊
參觀葡萄牙教堂兩個特色聖母臉上很傷悲聖母有皇冠
葡萄牙教堂兩個特色 ↓一個聖母臉上很傷悲 ↑一個聖母有皇冠
里斯本自公元4世紀起成為主教駐地。西哥特人統治時期結束後,該市被摩爾人征服,自8世紀到12世紀一直處於阿拉伯人統治之下,不過仍允許基督徒居住在里斯本及其附近。
1147年,該市被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率領的一支葡萄牙軍隊和來自北方的第二次十字軍收復。一位英國十字軍黑斯廷斯的吉爾伯特擔任主教,在里斯本主清真寺的原址,新建一座主教座堂。第一座建築興建於1147年到1200年代,為晚期羅曼式風格。
當時,里斯本的主保聖人,薩拉戈薩的聖味增爵的聖髑從葡萄牙南部帶回到里斯本主教座堂。
在13世紀末,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興建了一座哥德式迴廊,他的繼承者阿方索四世將主要的小堂改為哥德式風格的皇家先賢祠。
1498年,莉娜王后在主教座堂迴廊的一座小堂創建了仁慈堂[2],這個天主教慈善機構後來蔓延到其他城市,在葡萄牙及其殖民地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里斯本經常面臨地震的威脅。在14世紀到16世紀,就曾經歷了數次地震,不過最嚴重的一次是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
摧毀了哥德式主要的小堂連同皇家先賢祠。迴廊和許多小堂也毀於地震和隨之而來的火災。
主教座堂部分重建,在20世紀初,形成今天的外觀。
近年來,迴廊的中央庭院進行了發掘,發現了羅馬,阿拉伯和中世紀時期的跡象。
參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