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
今年適逢我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65週年,撫今追昔,是吉星文將軍於民國26年7月7日,戍守北平宛平縣城蘆溝橋畔,打響了我國對日抗戰的第一槍,率部勇抗強敵,與日軍浴血奮戰29晝夜,重創日寇,斃敵三千餘人。然民國47年8月23日,將軍於金門戰役中遭共軍砲火擊中乃至失血過多身亡。抗日英雄最終犧牲在抵抗赤焰戡亂救國的最前線,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先生為您講述父親的英勇事跡以及29軍大刀隊的故事 郝伯村將軍以近百嵗高齡放聲高歌「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失守」的抗戰歌曲,催人淚下... 西元1958﹝即民國四十七年﹞下午六時卅分,突然位於圍頭、大嶝、小嶝、蓮河、廈門 、澳頭、深江、煙墩山共軍火炮共計大大小小569門,向我金防部附近翠谷「水上餐廳」 、古寧頭第一線陣地、料羅灣海灘大勢炮轟,其瘋狂轟擊、彈密如雨,驚天動地、響若雷鳴 。頓時毫無掩體的水上餐廳破片橫飛、血肉模糊,趙家驤中將、章傑少將兩位將軍原于休息 室等候俞部長光臨,聞炮聲立即跑步出來不幸在西邊橋上又遇上來襲炮擊,中彈身亡爲國捐 軀,吉星文將軍、劉明奎少將急奔而出時也身負重傷,吉星文將軍隨即用飛機急送臺灣救護 ,仍不幸全身多處重傷身亡殉國,一代﹝打響抗日第一槍﹞名將戰死疆場,多令人婉惜! 吉星文隨蔣介石退守台灣命喪金門 1908年出生的吉星文祖籍陝西韓城,十五歲時有感國難當前,加入叔父吉鴻昌的陸軍第八混成旅當兵,並在1926年由叔父推薦,改投宋哲元部成為騎兵,後因驍勇善戰而被拔擢為連長,並一路在國民黨37師109旅219團爬升至營長一職。其後吉星文在救援趙登禹時立功,被提升為219團團長,並接掌宛平城的防務工作。 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吉星文帶領堅守宛平城,數次擊退來犯的日軍,其後,吉星文奉命撤退;八年抗戰期間,吉星文奮勇抗日,幾度出生入死,立下不少功勞,並在1948年時被任命為國民黨第77軍軍長。其後,吉星文跟隨蔣介石退至台灣。1958年,在解放軍炮轟金門的激戰中,金門司令部被砲彈擊中,作為副司令的吉星文當場陣亡。吉星文死後被追贈上將軍銜,國民黨還舉辦大規模國葬儀式,最後以專機載往澎湖安葬。1937年6月起,日本嘅中國駐屯軍幾乎每日都喺盧溝橋附近進行所謂嘅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號日本嘅中國駐屯軍係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嘅情況下,響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夜晚日軍話有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嘅宛平縣城(現時嘅盧溝橋鎮)搜查。國軍拒絕咗呢個無理要求。日軍於是喺夜晚八點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嘅中國守軍進攻。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219團(團長吉星文)奮起還擊。 事件後第二日中國共產黨就發表抗日通電,要求中華民國政府儘快履行喺西安事變時嘅承諾。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嘅蔣介石響7月17號喺廬山談話會上邊宣佈準備應戰同埋必要時守土抗戰到底嘅決心。7月28號、7月30號,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