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去做骨骼密度檢查,有嚴重的缺鈣骨質疏鬆,
今天20170728去打了一針増鈣的針,健保局給付8000元
半年打一次 三天不能去泡溫泉,各位網友兄弟姐妹,
或帶您的長輩,要拜託醫生去做骨骼密度檢查健保局有給付
在等醫師叫號時,一個年輕人推一輛輪椅在我座位邊,
輪椅上的老人一直咳嗽,拿著朔膠袋直吐痰,
太不可思議了我回到家,就喉嚨有點痛,不在意
骨頭疼痛難耐,兒子說是颱風天的關係,我想也是
29日午飯後我就躺平在床上,頭昏喉嚨痛咳嗽,咳嗽背骨劇痛,
趕快起來量體溫40.3度,吃了一顆退燒、咳嗽藥,吃3粒水蜜桃
是女兒的好友楊淑梅董事長快遞送來的,喝女兒買的椰子汁
冷凍庫拿冰枕就睡覺,叫兒子不要叫我吃晚飯,上廁所就順便喝水
折騰一夜已凌晨四點鐘,起來漱洗完畢,走15分鐘路到重陽橋
結果508公車沒有開,等到腰酸背痛 全身疲勞 就回家了
肉燉一小時,是營養寶庫
日本長壽之鄉沖繩的長壽老人都有吃肉的習慣,他們基本上
每天都吃肉,而幾乎沒有人患心血管系統的老年病。
他們喜歡吃肉,但製作方法卻與眾不同,不是頓頓炒肉、
炸肉,而是:把肉煮2~3小時後在湯里加上蘿蔔或海帶,
然後再燉1小時才食用,他們把這種菜叫“營養寶庫”。
這樣子的做法,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其不飽和脂肪
的含量明顯增加,膽固醇含量會大大下降,這種肉既含
豐富的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
容易缺乏營養,少吃一餐就會讓骨頭、肌肉虛弱無力。
每一餐都要吃,年紀越大,食量越少,更要重視營養是否充分攝取。
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內臟)時要掌握這樣一條原則即少量、
多樣化。肉食多樣化,可增添人的食慾。有人提出:
“口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說,肉食中含有多種
豐富的氨基酸,它們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
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由此可見,影響健康的原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類的
處理方式、食用量。絕對禁吃葷菜並不能保證健康長壽,相反,
可能造成蛋白質等營養素供給不足,而最終加快、導致死亡。
一般來說,老年人的飲食,應以魚、奶、蛋為主再輔以
其他肉類食物、每天吃50克紅肉為宜;運動量大的老人,
可多吃一些,達到每天75克左右。
每人都應安排合理科學的膳食,在葷食方面不應取偏頗態度,
只有科學處理好葷素的關係,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長壽。 延遲老化
的吃飯方式很簡單 延遲老化的飲食方式,專家提出下列飲食重點:
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則應少吃紅肉,
一周可吃1~2次,以每次不超過50克為宜。魚肉是肉食中
最好的一種,其肉質細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
同時魚肉中脂肪含量低,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更為妥當,
常吃魚還有健腦作用。因此,肉類選擇上,提倡多吃魚。
2)三餐份量均衡,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讓肝臟穩定
合成白蛋白,使合成代謝反應安定運作。
3)食物選擇上,充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並選取高抗氧化食物,
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含人體必需胺基酸,建議攝取量比國際
飲食參考攝取量再多一些。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體內
自由基,減緩老化速度。比如一些深海的魚。
4)不要只挑軟的食物吃,咀嚼能力反映身體的老化程度,
為了維持咀嚼能力,建議選擇適當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維持口腔環境的清潔,每半年到牙醫報到一次,檢查牙齒,洗牙
保持口腔環境清潔,以維持咀嚼能力,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併發症風險。
6)每周多外食幾次,我們當然推薦大家在家裡吃飯,但也不要
認為外面的食物都是有毒的。50歲以後,我們反倒建議各位國粉們
積極創造想吃的慾望,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廳用餐,
挑戰味蕾,一周來一次,穿上最喜歡的衣服,
帶上自己的夥伴們,出門享受一次年輕!
7)多燉少炒,最理想烹飪方式。在蒸、炒、燉、煲等烹飪方式中
最適合中老年人的是燉和煲。所謂燉,就是不加油,直接把肉
放入渦中,加入適量的冷水煮。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大多衰退,
而燉出的肉質鮮嫩柔軟,更適宜老年人的飲食習慢。
採用燉食的方法,飽和脂肪酸可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
則有所增加,膽固醇含量下降,營養更好。
8)生病時,要少吃肉,老年人之所以要吃肉,目的就是從
肉食中吸收優質蛋白質。但是蛋白質卻不利於急性高血壓患者,
優質蛋白質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尿素要經過腎臟排出體外,
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所以腎炎患者忌食高蛋白食物。
如果老年人患有感冒的時候,則不宜吃雞肉,否則會久治不愈。
因為感冒後大多有發熱、多痰或咳嗽等癥狀,而雞肉可以加重這一癥狀。
感冒患者更不宜吃熱量較高的其他肉製品,如羊肉、狗肉等~
長壽之秘訣令人神往,因素之多導致無法有一個統一的定論,
但是無法阻擋我們對延壽方法的追求、探討、研究…… 感謝伊媚兒網紋分享
松竹軒 於 2017/07/22 23:45
地熱硫磺谷不但景觀獨特.壯麗那一塘水色也讓人陶醉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