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瑤琳仙境鐘乳石
松竹軒 於 2017/05/22 21:06
看著您詳盡的導覽文章再賞瑤琳仙境的
處處瑰麗奇景 真是入入夢幻之境啊
瑤琳仙境位於中國浙江省桐廬縣境內,距杭州80公里,離縣城23公里,
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濕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屬國家級風景
名勝區。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
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之一。
2002年躋入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景區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
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
畫家葉淺予誇它是“中國少有,世界罕見”。
石灰岩(碳酸鈣)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發生溶解,而這種水在
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縫滲透到石灰岩中,
將石灰岩溶解並帶走。由於地表物質也被流水帶走,還沒有被溶解
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節理髮育的垂直裂縫逐漸加寬、
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當雨水沿地下裂縫流動時,就不斷使
裂縫加寬加深,直到終於形成洞穴系統或地下河道。狹窄的垂直縱向
豎井與這些河道聯通,使地表水得已順暢地經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
大洞穴,大多數都是喀斯特區。我們在照片中常見到的岩溝、天生橋、
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區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夠大
且頂部接近地表面,則洞頂會發生坍塌。這樣就會產生名叫落水洞
的窪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常常合併成
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稱“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
並由石灰岩中不溶殘餘特形成的土壤所覆蓋。有些地區的石灰岩中
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來的物質形成可以耕種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
很大喀斯特地區,所有降水都完全滲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區
連生活用水都難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則可能會出現大泉,
以河流的形式流過地表面,然後再次消失於地底下。
成因
據地質部[1] 門測定,在二億七千萬年以前,瑤琳地區曾是一片淺海
(在該地區山上的岩石中,仍可看見淺海中的海生動物蜒蝌、蜿石蟲、海貝等的化石),
經過華力西、喜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活動,形成了現在的地貌形態。
而瑤琳又具有形成溶洞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可溶解的岩石--
石灰岩;二是可透水的裂縫,它具有延生和次生之分,地質學上分別稱為
層理和節理斷層(原生是石灰岩在海水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層狀裂隙,
次生的是由岩石經過地質構造運動而造成的裂開和風化、日曬、雨淋,
岩石熱脹冷縮、動植物的破壞等);三是流動的水。這種含碳酸的水
遇到堅硬的石灰岩就像一把“利鑿”記不休止地雕刻著,把毫無遜色
的岩石變成現在如此嬌豔的麗石。據歷史記載,早在宋朝,詩人柯約齋
就把此洞比作是仙境,清朝光緒十二年桐廬知縣楊保彝(把這個洞)
提名為“瑤琳仙境”,現在這個地方清朝乾隆時期桐廬縣志上
也有記載,傳說是神仙遊樂之所。编辑
在離現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鐫有"瑤琳仙境"四個大字。
片,五代、北宋的古錢,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其中有一面銅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