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40年前子宮裏生一顆18公分直徑的肌肉瘤切除,
現在大腸彎折墬入陰道內,至於大便不通,小便失禁,
必須將肚子剝開,將大腸由陰道裡拿出來
(本來是可以穿刺釘骨上)但是我已經進入陰道跑出來
所以必須開12公分大刀,今天20天回診,
孫女陪我來台大回診,一切順利謝謝各位網友關心
很多網友問為啥開刀,在此感恩各位關心,
醫師說我恢復迅速,要歸功於我不怕傷口疼痛勤於走路
看完醫師順道來台北新公園,逛逛走走,和孫女玩自拍
到國立臺灣博物館來參觀一下,再走館前路到台北地下街
逛逛吃午餐,走到延平北路 搭9路公車回社子 累斃了
夜晚的公園,路燈弱微,樹影幢幢,顯得晦暝陰森,因此較少
遊客來此夜遊,園內冷冷清清,陰陰暗暗。夜晚的新公園,
既隱密又安靜,而此地位於市中心,交通極便利,因此成了
同志之間的社交圈,為新公園的夜色添增一股神祕的氣氛。在保守
的年代,同志戀情未受到社會祝福,輿論有所批擊,於是市政府
拆除了公園的水泥圍牆,改成視覺可穿透的欄杆圍籬,以減少
公園的隱密度。儘管如此,欄杆仍將公園與人行道隔離。民眾想要
進入公園,只能從公園各個入口進入。從襄陽路的人行道上,隨處有
小徑可踏入新公園,親近公園的老樹、綠地或古蹟。儘管解放了公園空間,
這裡也沒有豎立任何「禁止攤販進入」或「禁止..」等警告標語
或口號。公眾場所標語口號愈少,也反映出社會的進步。沒有人會在
公園內隨地大小便或吐痰時,自然就不需豎立「禁止隨地大小便及吐痰」
等無用的警告標誌了。圍籬拆除後,原本放置於公園入口兩側的整排的
碑林及古砲都已移走。公園入口的一對銅牛則依舊在原地。
關於這座銅牛,過去都被認為是來自
滿洲國溥儀送給台灣總督的賀禮。最近有讀者告知,這只是訛傳,
實際上兩座銅牛並非一對,而是不同的來源。西側那隻銅牛是旅台
日商川本澤一訂製獻給台灣神社,東側那隻銅牛則遠來自北海道小樽仔
(紀念箱館戰爭,腹面刻有大東亞共榮圈地圖), 兩座銅牛
原放置於台灣神社,戰後被移至此處,轉給台灣博物館收藏。
我後來向館方解說員詢問此事,得到了證實。
銅牛的腹部遭到塗抹,已無法辨識原有的刻字或圖案。
新公園.乃木希典之母、明石元二郎鳥居現在已拆掉剩下這座石獅子
到國立臺灣博物館來參觀一下,哇~這隻蝦好恐怖啊
松竹軒於 2016/07/14 23:39
開了這麼大的傷口 您一點也沒表現出痛苦的模樣
才休息幾天就練習走路,出院後更是
常在孫子和孫女的陪伴下到處走動
因為這樣而術後恢復快又良好,為您開心,也好佩服您。
第3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的母親墓前鳥居圖:兩座鳥居矗立於緊臨襄陽街人行道的公園
圖:乃木希典,第3任台灣總督
博物館左前方靠近襄陽路的公園綠地,原有的碑林移走後,新放置了兩座鳥居,
是台北市文化局列管的歷史文物。
這兩座大小鳥居,原位於日據時代「三板橋日人墓園」,屬於墓園鳥居。
小座鳥居是第3任總督乃木希典的母親墓前鳥居,大座鳥居則是矗立於
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的墓前。三板橋日人墓園,日據時代屬於「三橋町」,
位於南京東路一段、林森北路附近,就是現在的「林森公園」、「康樂公園」(第14、15號公園)。
這段歷史較不為人熟知,是因為在戰後不久,這片日人墓園就消失了。
當時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這片墓園成為難民暫時容身之處。
難民在墓園上搭建房舍,墓園內的墓碑墓石遭到破壞,
成了現成的房舍建材,久而久之,形成永久性的違章建築。
以墓地為家,也反映出戰亂下,難民為求生存的無奈與悲哀。
年輕時經過這裡,對這個區域內的大批違建至今仍有印象。
當時渾然不知這段歷史。原來這塊位於台北菁華地段的土地,
半個世紀以前竟然是一片日本人墓園,
而這裡曾經埋葬著一位台灣總督及一位台灣總督的母親。
日本的「鳥居」,類似中國的牌樓,多座落於日本神社的入口,
用來區隔人間與神域,信徒踏入鳥居, 進入神社,即象徵著進入
神祇的領域,須抱持著虔誠敬肅的心情。而日本文化中,
採用日本神道式的葬禮, 亦可於墓前豎立鳥居,以區隔陰陽兩界。
所以乃木總督的母親及明石總督的墓前都設有鳥居。
乃木希典是第3任台灣總督,任期從1896年(明治29年)
10月至1898年2月,任期1年4個月。乃木總督來台就任,
他的母親與妻子也都隨同來台。由於當時台灣的衛生條件惡劣,
又有霍亂、瘧疾等各種傳染病,日軍征台, 不少士兵因此病歿於台灣。
明治天皇及皇后聽到乃木的母親要隨行來台,都曾出面勸告,
而乃木的母親則堅持隨兒子來台, 她希望能以自身為表率,
教化台灣婦女,戒除纏足等不良的社會習俗。
乃木總督母親的心願並沒有達成,她在來台僅兩個月之後,就因染病去世。
心願未了,臨終遺言要葬於台灣, 於是家屬依其遺囑葬於台北市
三板橋日人墓園,在當時為一件轟動的大事。
台灣光復後,乃木總督母親的墓園遭到難民佔據,墓碑墓石及鳥居
也被民眾取走,做為房屋建材,因此墓地消失不見。 直到1980年,
在一間違章建築的民宅中,發現了被用來做建材的乃木總督母親的墓碑。
消息曝光,才勾起世人的記憶。 隔年,這塊墓碑被日本人
以重金購回日本珍藏。乃木總督在台任期僅1年4個月,當
時日本統治台灣僅2年左右,仍處於武力綏靖時期。乃木總督任內,
忙於征討各地不斷的抗日活動,對台灣並無積極建設或貢獻;
他曾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抱怨台灣難以治理, 頗能反映日本佔領台灣
初期的心情。當時因台灣難治,軍費繁浩,日本政界及輿論有所謂
「棄台論」的主張。 直到繼任的總督兒玉源太郎及行政長
官後藤新平的治理下,日本對台的殖民統治才漸上軌道。
在日本近代史,乃木希典則受到尊崇。日俄戰爭(1901年)期間,
乃木指揮日軍攻佔二0三高地,日軍犧牲慘重, 而終於
奪下這座戰略要地,贏得最後的勝利。這場戰役曾被拍成電影
《二0三高地》而廣為後人熟知。乃木的兩個兒子也都在日俄戰爭期間
為國犧牲。 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時,乃木總督夫婦跟著切腹殉死,
一門忠烈氣節,很得到當時日本人民的景仰,日本各地建有
「乃木神社」,加以祀祭。明石元二郎,是第7任台灣總督。
日本統治台灣51年,前後共有19位總督,其中第1任樺山資紀、
第4任兒玉源太郎、第8任總督田健治郎(首位文官總督)、
第19任總督安藤利吉(末代總督)的名字出現在台灣現行
的高中歷史教科書。 明石元二郎的知名度不高,過去很少被提起,
所以大部份人也都不知道, 他是唯一埋骨於台灣的日本總督。
(~待續)
[旅行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