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是現在的蘭花 /陳有蘭溪蘭花
心肌梗塞有前兆 不輕忽可保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017年1月8日電)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
心肌梗塞過世,醫師王宗道今天說,心肌梗塞發作前常有胸悶、
容易喘等徵兆,若一週發生3次以上,並有冒汗、噁心等狀況,
一定要儘速就醫。 親民黨人士今天證實,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
上午起床外出運動,突然身體不適,因心肌梗塞,
不幸辭世享壽70歲。(他是我女兒玉書閨密小燕子的父親)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心臟血液供應
來自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因為狹窄,造成血液供應出問題時,
心臟便無法正常執行功能,形成胸悶、喘不過氣來,
就是所謂的冠狀動脈心臟病。若冠狀動脈內的動脈硬化塊
因破裂造成血栓形成,血管在短時間內完全阻塞,則失去
血液供應的心肌細胞會死亡,心臟的收縮功能於是大受影響,
病人也會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就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死亡率約在10%至20%之間,老年人甚至高達40%;
其中半數以上甚至來不及送醫便已死亡。
高危險因子包含年齡、三高、家族遺傳、抽菸、肥胖等。
王宗道受訪時表示,根據經驗和國外研究發現,半數以上
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前1個月內都有或輕或重的胸部悶痛狀況。
但可能因為發生的時間短,患者容易輕忽,或自我安慰
「這沒什麼」,但往往釀成憾事。他表示,長期養成運動習慣,
確實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但有些患者誤認為胸悶、
不舒服是「體力差」,想靠短期運動讓身體強健,忽略胸悶、
喘不過氣其實是心臟疾病發出的警訊,若做運動,
可能超出心臟負荷能量。
心肌梗塞發作前有徵兆,王宗道表示,如果一週發生3次或3次
以上胸悶、喘不過氣,且持續時間達5分鐘,合併冒汗、噁心、
想吐等症狀,或本來跑一陣子才會喘,卻變成走一走就喘,
都應該要立即就醫,這些都是心肌梗塞即將發作的危險訊號。
王宗道說,養成運動習慣很重要,但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態,
如果察覺胸悶、不舒服,一定要立刻停下腳步,不要逞強;
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獲醫師開立硝化甘油等救命藥,
出門就要隨身攜帶,遇到緊急狀況才能保命。
心肌梗塞也常是中壯年的奪命殺手,王宗道提醒,典型冠狀
動脈心臟病症狀是在運動、吃飽飯、或洗澡時,感覺胸口有重物
壓迫感;有些人甚至會感覺有一股熱氣從胸部上升到脖子或下巴,
也有些人會合併左手酸麻的感覺。若有這些症狀,
需儘速就醫檢查。1060108(中央社)
2017/01/09是現在的蘭花 /中寮的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