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人於 2015/06/08 10:05
這個很大的湖叫做洱海,從蒼山上頭,可以看出美麗的全貌.
當地導遊李麗 白族美女人叫金花
麗江的納西族美女叫做胖啊妹,俊男叫做胖啊哥
出外人於 2015/06/08 10:05
納西族的美女叫胖金妹,男生叫胖金哥.
白族的美女叫金花,男生叫阿鵬.
彝族的女生叫阿詩瑪男生叫阿黑哥
大理國[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937 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大理疆域圖(左下墨綠色)
大理國 (白語:Dablit Guaif;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位於中國雲南周邊地區由白族人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及寮國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代時期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詔。唐末時期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937年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雲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1]。羊苴咩城也就改稱大理城。1095年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於段正淳,史稱後理國[註 1]。1253年,蒙古帝國忽必烈(即後來的元世祖)「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世襲大理總管。
大理國滅亡後,蒙哥汗三年(1253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轄境包括現今大理、洱源、巍山、祥雲、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騰衝等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將大理路改為大理府(雲南內地共設有助個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大理、祥雲、賓川、洱源、雲龍等縣。這當中,作為洱海周圍的大理縣也數
易其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縣,1913
麗江中甸普達措國家公園 /蜀都湖(8)